专题专栏
黄山市生态环境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修订)
为进一步做好黄山市生态环境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方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得政府信息,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市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制定本指南。
一、主动公开的政务信息
(一)公开范围
向社会主动公开的政务信息范围参见本单位编制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务公开实施意见及办事指南。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在市生态环境局网站上查阅。
(二)公开形式
对主动公开的政务信息,主要采取以下形式公开:
1.黄山市生态环境局网站
网址:https://sthjj.huangshan.gov.cn/
2.市政府网信息公开平台
网址:https://sthjj.huangshan.gov.cn/zwgk/public/column/6615736?type=4&action=list
3.新闻发布会、公告、报纸、宣传资料等公开方式。
互联网联系方式:hsepbmail@126.com
(三)公开时限
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及时公开。法律、法规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二、依申请公开的政务信息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需要本单位提供主动公开以外的政务信息,可以向市生态环境局申请获取。市生态环境局办公室依申请提供信息时,根据掌握该信息的实际状态进行提供,不对信息进行加工、统计、分析或者其他处理。涉及秘密等不允许公开的政府信息将不予公开。
(一)受理机构
本局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1.受理机构:市生态环境局办公室、市数据资源管理局生态环境局窗口、市环境宣教信息中心
2.办公地址:黄山市屯溪区花山路3号
3.办公时间:工作日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
4.联系电话:2320069
5.传真号码:2320065
6.邮政编码:245000
7.电子邮箱:hsepbmail@126.com
(二)公开程序
1.提出申请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向本单位申请公开政务信息时,申请人应在申请中载明所需信息的标题、发布时间、发文字号或者其他有助于明确该信息的提示。
申请人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应当真实载明下列内容:
(1)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身份证明、联系方式、通信地址;
(2)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名称、文号或者便于行政机关查询的其他特征性描述;
(3)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形式要求,包括获取信息的方式、途径;
(4)受理机关名称。
申请人向本机关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应当同时上传或提供身份证明。
2.申请的方式
(1)互联网申请。申请人可以直接在黄山市生态环境局网站依申请公开栏点击在线申报,填写电子版《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后提交申请,也可在网站下载电子版《黄山市生态环境局信息公开申请表》(式样附后,以下简称《申请表》),填写后发送至市生态环境局政务公开电子邮箱。
(2)书面申请。申请人通过信函方式提出申请,并在信封左下角注明“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字样;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通过传真等方式提出申请的,请在适当位置注明“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字样。
(3)现场申请。申请人可到市生态环境局受理机构申请获取政府信息,并填写《申请表》。书写困难者可持有效证件口头申请。
市生态环境局政府信息公开受理机构不直接受理通过电话方式提出的申请,但申请人可以通过电话咨询相应的服务业务。
3.申请的处理
① 本单位受理机构收到申请后对申请的形式要件是否完备进行审查,对要件不完备及时告知申请人予以补正。
② 属于已公开的政府信息,告知申请人获得信息的方式和途径;
③ 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不存在的,告知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实际情况。
④自2021年1月1日起,为了有效调节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为、引导申请人合理行使权利,将按照《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处理费管理办法》规定详见: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0-12/01/content_5566168.htm,向申请公开政府信息超出一定数量或者频次范围的申请人收取的费用。
4.答复时限
行政机关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能够当场答复的,应当当场予以答复。行政机关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需要延长答复期限的,应当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同意并告知申请人,延长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0个工作日。行政机关征求第三方和其他机关意见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
(三)信访、投诉、举报事项
说明:办理政府信息公开,应注意区分政府信息与非政府信息,以及政府信息与信访、举报、咨询类事项的区别。不属于政府信息的信息或事项,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信访事项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信访工作条例》等规定办理,其他信息或事项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办理。申请人以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形式提出的非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或事项,行政机关应当向申请人书面或口头指出,告知其按照相关规定办理。(信访、举报、咨询渠道如:黄山市网上信访平台;黄山市纪检监察举报平台;黄山市政务服务咨询投诉平台)
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申请人以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形式进行信访、投诉、举报等活动,行政机关应当告知申请人不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处理并可以告知通过相应渠道提出。”
2.中共中央、国务院《信访工作条例》第三章 信访事项的提出和受理 第十七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采用信息网络、书信、电话、传真、走访等形式,向各级机关、单位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有关机关、单位应当依规依法处理。采用前款规定的形式,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称信访人。”
三、不予公开、可以不予公开和不予处理范围(纳入政务公开负面清单的事项及其依据)
(一)涉及国家秘密以及危及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政府信息。
说明:公开后危及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公共安全、社会稳定的事项和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不予公开。但是,经法定程序解密后的信息,可由发文机关予以公开。
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四条:“依法确定为国家秘密的政府信息,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的政府信息,以及公开后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的政府信息,不予公开。”
2.《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第五条:“机关、单位不得将依法应当公开的事项确定为国家秘密,不得将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公开。”
(二)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
说明: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未经权利人同意公开或者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情形外,不得公开。
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五条:“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公开会对第三方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政府信息,行政机关不得公开。但是,第三方同意公开或者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会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予以公开。”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一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第一千零三十四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第一千零三十五条 处理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并符合下列条件:(一)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二)公开处理信息的规则;(三)明示处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四)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个人信息的处理包括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
3.《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本法所称的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等商业信息。
(三)内部事务信息和过程性信息。
说明:内部事务信息强调的是信息所涉事务的内部性,即内部管理信息是与公共利益无关的纯粹的行政机关内部的事务信息,对于此类信息可以不予公开,主要是因为对行政机关的对外决策、决定不产生实际影响,不公开不影响公民对行政权的监督,公开后对公民的生产、生活和科研等活动无利用价值。过程性信息更要考虑信息时间上的阶段性,即过程性信息是行政机关在作出决定前的准备过程中形成的,处于讨论、研究或者审查过程中的信息,对于此类信息可以不予不公开,主要是考虑到行政行为尚未完成,公开可能会引起误解和混乱,或者妨碍行政机关内部之间坦率的意见交换、意见决定的中立性以及正常的意思形成,可能会对行政机关独立作出行政行为产生不利影响。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行政机关的内部事务信息,包括人事管理、后勤管理、内部工作流程等方面的信息,可以不予公开。行政机关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过程中形成的讨论记录、过程稿、磋商信函、请示报告等过程性信息……,可以不予公开。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上述信息应当公开的,从其规定。”
(四)需加工、分析的政府信息。
说明:行政机关向申请人提供的政府信息应当是现成的、现有的,不需要行政机关对信息进行重新分析、加工、制作。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三十八条:“行政机关向申请人提供的信息,应当是已制作或者获取的政府信息。除依照本条例第三十七条的规定能够作区分处理的外,需要行政机关对现有政府信息进行加工、分析的,行政机关可以不予提供。”
(五)行政执法案卷等信息。
说明:查阅案卷登记材料等信息,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办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六条第二款:“……行政执法案卷信息,可以不予公开。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上述信息应当公开的,从其规定。”
(六)工商、不动产登记资料等信息。
说明:查阅工商、不动产登记资料等信息,应当按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办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七)项:“所申请公开信息属于工商、不动产登记资料等信息,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信息的获取有特别规定的,告知申请人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
(七)信访、投诉、举报事项。
说明:办理政府信息公开,应注意区分政府信息与非政府信息,以及政府信息与信访、举报、咨询类事项的区别。不属于政府信息的信息或事项,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信访事项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信访工作条例》等规定办理,其他信息或事项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办理。申请人以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形式提出的非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或事项,行政机关应当向申请人书面或口头指出,告知其按照相关规定办理。(信访、举报、咨询渠道如:黄山市网上信访平台;黄山市纪检监察举报平台;黄山市政务服务咨询投诉平台)
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申请人以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形式进行信访、投诉、举报等活动,行政机关应当告知申请人不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处理并可以告知通过相应渠道提出。”
2.中共中央、国务院《信访工作条例》第三章 信访事项的提出和受理 第十七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采用信息网络、书信、电话、传真、走访等形式,向各级机关、单位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有关机关、单位应当依规依法处理。采用前款规定的形式,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称信访人。”
(八)移交期限届满的档案信息。
说明:移交期限届满的,涉及政府信息公开事项的档案按照档案利用规定办理。
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2020修订)》(主席令第四十七号)第十五条第二款:“提前将档案交档案馆保管的,在国家规定的移交期限届满前,该档案所涉及政府信息公开事项仍由原制作或者保存政府信息的单位办理。移交期限届满的,涉及政府信息公开事项的档案按照档案利用规定办理。”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11〕17号)第七条:政府信息由被告的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保管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政府信息已经移交各级国家档案馆的,依照有关档案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九)不存在的或不属于本机关负责公开的政府信息。
说明:政府信息应当是客观存在的、属于本行政机关负责公开的政府信息,政府信息存在是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的前提。
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三十六条:“对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机关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答复:……(四)经检索没有所申请公开信息的,告知申请人该政府信息不存在;(五)所申请公开信息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负责公开的,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能够确定负责公开该政府信息的行政机关的,告知申请人该行政机关的名称、联系方式。”
2.最高人民法院《行政裁定书(2016)最高法行申2855号》:政府信息存在是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的前提。……因此这种“存在”是指一种“客观存在”,而不能是“推定存在”。……人民法院判断政府信息是否存在,不能基于“推定”,而应当基于政府信息是否“客观存在”。审查判断的方法一般是要看行政机关是否确实尽到了积极的检索、查找义务。
(十)重复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说明:为了节约行政资源,对重复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可以不予重复处理,但行政机关要向申请人告知。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三十六条第(六)项:“行政机关已就申请人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作出答复、申请人重复申请公开相同政府信息的,告知申请人不予重复处理。”
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
机构名称:黄山市生态环境局办公室
办公地址:黄山市屯溪区花山路3号
办公时间:工作日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
邮政编码:245000
联系方式:0559-2320069
传真号码:0559-2320065
互联网联系方式:hsepbmail@126.com
五、监督方式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就本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向黄山市生态环境局办公室投诉(联系电话:2320069;办公地址:黄山市屯溪区花山路3号;邮政编码:245000)
附件:
黄山市生态环境局信息公开申请表
申请人信息 |
公民 |
姓名 |
工作单位 |
||||||||
证件名称 |
证件号码 |
||||||||||
通信地址 |
邮政编码 |
||||||||||
联系电话 |
|||||||||||
电子邮箱 |
|||||||||||
法人/其它组织 |
名称 |
组织机构代码 |
|||||||||
营业执照信息 |
|||||||||||
法人代表 |
联系人姓名 |
||||||||||
联系人电话 |
|||||||||||
联系人电子邮箱 |
|||||||||||
申请人签名或者盖章 |
|||||||||||
申请时间 |
|||||||||||
所需信息情况 |
所需信息的内容描述 |
||||||||||
选 填 部 分 |
|||||||||||
所需信息的索取号 |
|||||||||||
所需信息的用途 |
|||||||||||
所需信息的指定提供方式(可多选) □ 纸面 □ 电子邮件 □ 光盘 □ 磁盘 |
获取信息的方式(可多选) □ 邮寄 □ 快递 □ 电子邮件 □ 传真 □ 自行领取/当场阅读、抄录 |
||||||||||
□ 若本机关无法按照指定方式提供所需信息,也可接受其他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