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向绿而行 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黄山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一是健全监测体系,加强监管数据支撑。加强新安江水质自动监测管理平台、大气精细化管理平台运维管理,完善大气网格化、噪声监测网格、水质自动监测站点和考核断面设置,建成空气自动监测站、环境空气VOC自动监测站等17座,空气微型自动监测站126个,水质自动监测站49座,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7个,不断优化全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推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乡镇级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精准的监测数据。持续推进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推进全市地表水生态补偿106个断面监测以及各断面水质类别和补偿指数P值计算,水环境治理不断向基层末端延伸。
二是深化治理体系,守护蓝天碧水净土。加强重点工作调度,制定年度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程计划,按月调度项目进展情况。持续开展VOCs问题排查整治,实施活性炭更换情况排查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机动车尾气路检路查和入户抽测,推进餐饮油烟、噪声、恶臭异味、道路扬尘等群众“家门口”问题整治。2025年7月,空气质量排名位居全国168个重点城市首位。统筹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实施新安江流域生态保护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加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力度,补齐工业园区及城镇污水处理短板,推进入河排污口监管。截至目前,水环境质量持续稳居全省首位。稳步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切实加强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监管,推进危险废物信息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三是强化科学规划,统筹污染防治攻坚。编制印发《美丽黄山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黄山市生态强市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深入谋划“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统筹协调区域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杭黄生态环保合作,与杭州市生态环境局联合签订2025年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要点,围绕联合监测、大气联防联控、“无废城市”建设协同、联合执法等方面开展具体工作。落实《新安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共同保护规划任务分工方案》,会同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启动共保规划评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