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
近年来,黄山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市域、全过程、全方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全市干部群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今年,黄山市、歙县获评全国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这是继2021年黟县获评第五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22年歙县获评全国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后,连续第三年获得“国字号”生态名片。
一是形成“新安江模式”。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推进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的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累计投入200多亿元用于新安江流域生态治理,关停淘汰污染企业220多家,整体搬迁工业企业110多家,在全省率先建成并运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处理PPP项目,全域开展茶园绿色防控、农药集中配送、“生态美超市”建设,流域水质连续11年达到考核要求,2022年新安江(黄山段)入选全国首批9个美丽河湖优秀案例。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强调“推广新安江水环境补偿试点经验”,“新安江模式”在全国15个流域、19个省级行政区推开,相关经验做法相继入选中央党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案例精选、中央组织部“攻坚克难案例”和《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导实践案例丛书》。
二是全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重要回信精神,用心用情守护美丽的黄山。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落实林长制、河湖长制,严密防范生态环境重大风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82.9%,空气、水等主要生态指标稳居全省首位、全国前列,生物多样性持续改善。太平湖流域局部生态破坏问题整改工作得到生态环境部中央生态保护督察办和华东督察局肯定,《中国环境报》头版刊发《“黄山情侣”太平湖的变迁》系列报道。
三是绿色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不断提高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水平,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争创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依托全省首家省级生态产品交易中心,推进生态资源权益市场化交易,完成全省首批水排污权抵押贷款、首笔跨市域“生态检察+林业碳汇”项目。创新实施新安江流域望丰EOD项目,探索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全面绿色转型模式,并在全市复制推广6个EOD项目,总投资226.99亿元,开辟我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新路径。加快建设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着力构建与黄山生态环境相适应、与徽州文化底蕴相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茶花草鱼果”以及徽派美食、非遗手工制作等乡愁经典产业持续壮大,徽州民宿、新安康养、乡村旅游等业态蓬勃发展, 生态、文化、美学、乡村、区位等多元价值充分释放,黄山最美底色正逐步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