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县汇聚多元驱动力,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发布日期:2024-12-10 16:04信息来源:祁门县生态环境分局 作者:汪志超 阅读次数: 【字体:   收藏

2024年以来,祁门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致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全心全力守护蓝天、碧水、净土。

聚焦目标导向,全面守护生态高颜值。深入实施阊江流域生态保护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扎实开展道路扬尘污染治理和“三整治一保障”专项行动,推动落细落实工作任务。截至11月底,PM2.5平均浓度18.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降幅位居全市第一;优良天数比例98.8%,位居全市第一。全县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地表水标准,阊江倒湖、率水凫峰、秋浦河安凌等考核断面水质符合功能区划标准。其中,昌江镇埠国考断面水质指数位居全省第1。阊江(黄山祁门段)成功入选第二批省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聚焦问题导向,全力做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改。始终从严从实、动真碰硬抓好中央及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信访件、下沉督察发现问题和市生态环保警示片披露问题的整改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细化工作任务,聚焦整改中的突出问题,对症施策、标本兼治,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截至目前,2024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共交办信访件8件,已办结7件,阶段性办结1件;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共交办信访件12件,已办结10件(申请市级验收4件),阶段性办结2件。

聚焦能力提升,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双招双引”,赴江苏省、浙江省等地考察项目,做好落地把关和要素保障,主动服务重大项目,推动社会发展,加强企业指导帮扶,着力解决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短板,助力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今年以来,已审批环评报告书1个、报告表15个,办理环评登记表63个。出动执法帮扶人员400余人次,检查企事业单位200余家次,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20份;开展污染源“双随机”检查31家次;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件,处罚金额72.2万元;受理并办结群众环境信访投诉件47件。

聚焦价值转化,不断拓宽生态价值转化路径。深化跨界水体共保联治,阊江流域跨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正式建立。全国首例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VEP)收益权质押贷款项目——“祁门祁红”茶产业链开发(一期)成功落地建设。祁门县四江源 EOD 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现代化发展(一期)项目5.4亿元农发行贷款授信获批,已获首批发放贷款5300万元,其中,长三角生物多样性体验展示中心项目方案经过多轮比选,正在对先导区方案进行修改深化。祁门县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暨阊江流域生态调查项目通过验收评审,祁门县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项目完成中期评估。

聚焦民生呼应,着力解决群众“家门口”生态环境问题。加强日常生态环境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以群众呼声为线索渠道,持续开展群众“家门口”环境问题整治,凝聚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办好群众“天天有感”的民生实事,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综合施治、标本兼治,纵深推进群众“家门口”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幸福感。截至目前,共完成恶臭异味扰民问题整治8个、道路扬尘扰民问题整治12个、餐饮油烟扰民问题整治25个、噪声扰民问题整治7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