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保护可爱的小鸟?
主持人:乡亲们,大家好!我是主持人。
首先我们来听一个小故事,据说,200多年前,普鲁士国王菲特烈二世很喜欢吃樱桃。一次,他发现麻雀在啄食园中的樱桃,便大发雷霆,公开悬赏,若捕杀一只麻雀,可获得6芬尼赏钱。几年下来,麻雀和其他小鸟都被大量捕杀,消失的无影无踪。但果园的樱桃产量却逐年下降,原来没有了鸟雀,毛毛虫和其他害虫也猖狂起来,仅2、3年的时间,园中果树上的绿叶几乎全被吃光。
原来,麻雀是杂食性鸟,既吃粮谷也吃昆虫,尤其喜食损害庄稼的蝗虫,是出色的“灭蝗能手”。实际上,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所谓的“不祥鸟”猫头鹰,在一个夏天可捕捉1000只田鼠,而每只田鼠至少要糟蹋两斤粮食,算下来,1只猫头鹰从田鼠口中“夺”回了4个人1年的口粮。乌鸦的情况与麻雀类似,它们在春天成群结队地啄食田地里的种籽,但在其他季节里又是蝗虫、地老虎的天敌,同时,乌鸦还啄食腐肉陈尸,防止疾病蔓延,有益于环境卫生。众所周知的益鸟大山雀,一昼夜吃掉的桃子食心虫、梨星毛虫和它自身的体重相当。一个灰椋鸟群在1个月的繁殖期内,能吞食10吨以上的蝗虫!
近几十年,生物学家不断地向人们发出警告:鸟类的数量正在以令人吃惊的速度锐减!据生物学家估计,在地球上曾经生存过的15万种鸟类,现在只剩下8700种了。为此,鸟类学家断言:如再不对鸟类采取保护和抢救措施,人类将会受到自然生态平衡法则的严厉惩罚。
我国鸟类资源十分丰富,截至现在,国内已知的鸟类连同其亚种总数达2000多种,超过整个欧洲。其中不但有为数众多的益鸟,还有许多稀世珍禽。据国际贸易公约记载,全世界雉科的珍奇种有30种,我国就有16种之多,如褐马鸡和黄腹角雉就有鸟类中的“大熊猫”和“金丝猴”之称。闻名中外的鹤类,全世界共有15种,我国就有9种。古来素享盛名的画眉,全世界计有46种,其中产于我国的就有33种。被人称赞过的广东的“小鸟天堂”,已寥寥无几;杭州西湖的“柳浪闻莺”、青城山的“放鹤亭”、北京颐和园的“听鹂馆”,也已不见莺、鹤、鹂的踪迹……难怪鸟类学家要大声疾呼:大力宣传普及鸟类知识,救救鸟类吧!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划定了黑龙江的扎笼丹顶鹤保护区、青海湖鸟岛保护区、青海隆宝滩黑颈鹤保护区、新疆巴音布鲁克天鹅保护区等,并决定每年4月至5月初的1周为“全国爱鸟周”。
乡亲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保护鸟类吧!本期的《生态振兴之声》到这里就结束了,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