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补偿的“新安江模式”
主持人:乡亲们,大家好!我是主持人。今天的节目是这样为您安排的:《空中环保课堂》和您说说水的分类,《环保故事会》版块为您介绍生态保护补偿的“新安江模式”。
主持人:水是生命之源,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它。您知道吗,其实水也有着不同的分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我国将地表水分五大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可以说是最好的一类水。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根据分类,I类,II类和III类水质,经过一定的净化,消毒等处理后可以供生活饮用。III类以下水质恶劣,不能作为饮用水源,而超过Ⅴ类水质标准的水体,则称为劣Ⅴ类,基本上已没有使用功能。
主持人:千岛湖,是很多人心往神驰的旅游目的地,那里的青山绿水让人流连忘返。但你知道吗,千岛湖良好的生态环境离不开安徽、浙江两省的共同努力。
千岛湖的水源在安徽黄山,通过新安江汇入千岛湖。为了保护好一江清水,2012年,在财政部、原环保部的大力支持下,浙皖两省实施新安江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安徽、浙江两省以水质“约法”,共同设立新安江生态补偿资金,安徽水源保护工作做得好,浙江将为此“付费”,这一做法被称为“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在安徽黄山,一系列颇有特色的保护水源的做法随之出现。比如在各个村,利用废弃物品换取日用品的生态美超市,大大减少了水源地环境的垃圾。又比如,黄山在全省首创“七统一”农药集中配送模式,控制农药对自然环境的污染。通过全域推广茶园绿色防控,进一步减少茶叶生产的污染等等,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新安江的水质。
经过多年努力,流域保护的“新安江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综合效益。新安江每年向千岛湖输送近70亿立方米干净水,连续多年是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新安江模式”已在全国其他10个流域、15个省份复制推广,去年,新安江(黄山段)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好了,本期的《生态振兴之声》到这里就结束了,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