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县杜集鸟岛 合肥原生态的“百鸟园”
主持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在合肥市长丰县东北部,有一个鸟岛,这里满目葱绿,淙淙流水,有鸟类160多种,清脆的鸟鸣唤醒了每一个清晨。今天的节目我们向您介绍这个原生态的百鸟园——杜集鸟岛。
20世纪60年代,杜集鸟岛还是一片荒芜河滩,条件十分恶劣。村民陆凤奎和他的父亲在这片荒芜的滩涂种下了第一株杨柳树。一开始,陆家父子植树是为了抵御洪水,没想到随着经年累月的栽树栽竹,荒芜之岛变成了绿荫遮蔽的绿岛。到20世纪80年代,绿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食物吸引了大批鸟类来此定居,渐渐地这里成了鸟的天堂,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鸟岛”。
随着周围的环境越来越好,周边老百姓也越来越理解陆凤奎为绿水青山做出的贡献。陆凤奎的事迹被多家媒体专题报道,并荣获“合肥市首届十大环保卫士”称号。陆凤奎的行为带动了更多的人加入到种树护鸟的队伍中来。如今,陆凤奎虽已去世,但在当地留下了种树护鸟的传统。如今,鸟岛境内林区面积已达2000亩,森林覆盖率达82.6%,160多种鸟类在这里休养生息,它们中以留鸟为主,有57种,夏候鸟和冬候鸟均为29种,旅鸟有11种。
2019年,杜集镇投资1亿元,用于荒沛河沿线绿化、护坡、景观带打造等项目。通过治理,极大地改变了杜集镇的生态环境,改善了鸟类生存环境。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安排专人看护管理,严禁打鸟捕鸟,每年都对鸟岛进行环境治理。依托成功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契机,实施鸟岛+文旅、鸟岛+研学游、鸟岛+康养度假等模式,不断深挖鸟岛文化,建设完善游客接待中心,内设VR科普体验馆,让广大游客和群众更近距离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向更多人讲述杜集鸟岛背后的故事,进一步宣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杜集鸟岛并非天然形成,它的背后正是一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故事。杜集鸟岛的故事告诉我们,优美的自然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好了,今天的《生态振兴之声》到这里就结束了,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