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县探索“祁蛇密码”,推动生态价值转化
祁门县生态资源禀赋优越,森林覆盖率高达88.64%,为全省之最。绝佳的自然生态环境赋予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而蛇类作为生物多样性不可或缺的一环,其形态独特,行踪诡秘,是祁门县较为神秘的生物类群之一。通过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祁门县发现黄家岭脊蛇、尖吻蝮、银环蛇等30余种蛇类。
蛇类不仅在维系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具有医药和经济价值,为生态价值转化提供了重要路径。长期以来,祁门县坚持生态立县,守正创新,充分挖掘新安医学、祁门蛇药等传统中医药文化,大力发展蛇伤医药、科研,做大做强“蛇文章”。祁门蛇伤研究所是中国首家集蛇毒研究、蛇伤治疗和药物生产的科研机构,也是亚洲最具有影响力的蛇伤救治基地之一;祁门蛇伤疗法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是新安医学的瑰宝;“祁蛇三宝”、祁蛇蛇油、祁蛇酒等创意创新产品接连推出,2024年以来,销售额近200万元,其中“祁蛇三宝”礼盒荣获2024年“大黄山”非遗文创大赛实物类金奖。
下一步,祁门县将继续深挖祁蛇潜力,不断促进创意产业发展和非遗活态传承,探寻祁门蛇毒“致富经”,持续探索生态价值转化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