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县加强水环境治理推进美丽阊江建设

发布日期:2025-03-11 17:22信息来源:祁门县生态环境分局 责任编辑:张慧 阅读次数: 【字体:   收藏

近年来,祁门县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三水统筹”,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阊江(黄山祁门段)成功入选全省5个美丽河湖优秀案例之一。

一是深化制度建设,构建联防联控体系。与景德镇市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连续20年通过共商共建、执法调研和人大督办等形式推动阊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共防联控。先后与景德镇市浮梁县、池州市石台县等地建立上下游联动机制,签订《跨流域水污染事件预防与应急联动协议》等合作协议,增强联防联控合力。2024年,皖赣两省签署《长江流域(赣皖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祁门县获得首笔阊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资金920万元。

二是强化截污控源,狠抓流域污染治理。2021年以来,累计投资约3亿元,完成城区79.88公里管网清淤检测和194处病害点修复,整治污水排放口9个;新建和改造市政雨污管网45.88公里,完成84个小区雨污分流改造,祁门县城镇污水处理厂COD进水浓度由50mg/L提升至130mg/L,增幅达160%。统筹推进流域监测网格建设,建成在用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和备用水源地水质浮船自动监测站各1个,设置覆盖18个乡镇地表水生态补偿监测断面并开展监测。实现全县乡镇政府驻地和美丽乡村中心村农村污水治理“两个全覆盖”,建成20吨/天及以上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57座,日均处理规模2600余吨。开展河道保洁长度895.5公里,水域作业面积12.98平方公里。

三是加强保护修复,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目前已推动阊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试点、河湖缓冲带等17个水生态修复项目建设,总投资16.5亿元。围绕黄山市打造全国首个全域茶叶无农残城市目标,全面禁止草甘膦类除草剂进入茶园,“粘虫黄板+生物农药+生态农艺”覆盖率达100%。加强对凫峰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阊江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管理。深入推进“河长+警长+检察长”联合机制,严厉打击非法采砂、非法捕捞等涉河非法行为,索赔恢复生态费用近200余万元。

四是推动绿色转型,拓宽两山转化路径。完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和阊江流域生态调查,构建“1+X+N”生态产品总值核算体系。全国首例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VEP)收益权质押贷款项目—“祁门祁红”茶产业链开发(一期)落地祁门。首批造林项目碳汇成功交易,碳汇量1518吨。创建祁门经开区省级节水型工业园区和阊源供水中小学生节水教育社会实践基地,落地多笔“节水贷”融资服务,2024年,发放贷款1260万元,完成1笔水权交易,交易总水量达2.5万立方米。